清明、谷雨是出茶的好季节,做为皖南产茶大区,池州各县乡将茶推向国际,同时也打造品牌茶文化,促进茶艺技术的普及、交流与发展,弘扬我国茶文化的优秀传统。
日本茶商考察石台郑村
近日,日本客商一行4人在国润茶业副总经理汪松柏、营销部经理纪万霞的陪同下,来到石台县小河镇郑村。他们此行的主要任务,是来考察国润小河镇茶叶种植场的2000亩茶园。这是一次较真的参观考察,日本客商走进茶园、查看茶棵、察看环境、细问茶农;这片通过GAP认证的生态茶园,在日商的眼中,又简直是一方乐土,林间的鸟鸣,茶棵间的蛛网,茶园里的蚯蚓,山溪中的小鱼,无不引起他们的兴奋。他们的兴奋,说明了郑村的生态环境很好,也侧面肯定了种植场的茶园管理。汪松柏副总介绍,郑村的祁红原料经过检测,已部分符合日本肯定列表的要求。 针对国内高档茶市场销售困难的现状,国润小河镇茶叶种植场和国润茶业紧密合作,改进种植方式,高度重视农残问题,无论是茶园种、采,还是初制加工,都以控制农残为生命线,确保加工的祁红毛茶符合出口要求。
石台县是皖南著名的茶乡,是祁门红茶的主要产区,是安徽省生态环境最好的县。全县茶园面积近10万亩,1986年该县祁红产量高达1500余吨。据悉,国润小河镇茶叶种植场始建于2003年,由国润茶业和石台县郑村村合建,总面积2000亩,茶园间植板栗树,春季茶香花香,秋来板栗满枝,可谓风景郑村。
青阳推行“标准化”做优茶品牌
据池州日报报道,近年来,青阳县通过推行标准化栽培、标准化技改、标准化产品等方式,努力做优茶叶品牌。
建立无性系标准化茶园,成功打造“黄石溪”、“九华佛茶”名优茶产业基地。推广茶园绿色防控综合技术,使用脂溶性低残留新型农药替代水溶性农药保障质量安全。建成青阳县地方茶树良种繁育中心,年改造低产茶园1000亩,改建和新建清洁化加厂、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,实现茶叶产量和品质双提升,全县名优茶总产量258吨,茶叶总产值6600万元。制定“九华佛茶、黄石溪茶叶”等4个产品标准和加工技术规范,黄石溪茶叶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,九华佛茶获中国(安徽)第五届国际茶产业博览会“安徽省十大名茶”和金奖及上海世博会最佳商标展示奖。
茶乡牌楼镇春茶开园采摘忙
拥有茶乡美称的贵池区牌楼镇春茶全面开园采摘。今年由于“倒春寒”,温度下降推迟了茶叶采摘期,且茶叶产量降低,相反茶叶质量上升。
结束语:群众文化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文明创建的过程中,池州作为茶乡,群众文化百花齐放,品牌文化深入人心。雾里青、肖坑茶、九华佛茶等的特色文化格局缔造出了一个个“农村群众文化品牌”,造就了一支支彰显地方特色的茶文化。近年来,池州用先进文化打造城市品牌,推进精神文明建设,文化力量推动和谐文明社会的建设,一幅人际和谐、生活美好、文化繁荣、充满活力的文明锦绣画卷在茶乡徐徐展开。